“那个染着粉色头发的女孩走了……”近日,一则新闻刺痛了大家的心。据报道,女孩小郑曾在网上分享自己和亲人的合影,但随后有账号盗用照片捏造谣言,大量恶劣的人身攻击,最终将她推上了不归路。
遗憾的是,小郑的悲剧并不是个例。一位开拖拉机自驾的“网红”不堪“黑粉”持续半年的网暴,喝农药自尽;15岁少年刘学州生前曾遭数千条恶语攻击……受害者的名单还在不断延长,“网络暴力”一词愈加频繁地见诸新闻报道,种种事实警示着我们,整治网络暴力,清朗虚拟空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隐匿在网络空间中肆意口出恶言,践踏的却是现实中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坚决抵制网络暴力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态度。“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遏制网络暴力,不仅需要网民尊重言论自由的边界,自觉规范线上的一言一行,对社交平台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近期热映的《保你平安》是大鹏导演的一部聚焦“网络语言暴力”的现实主义的喜剧电影,真实展现了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乱象丛生的社会现状。电影提醒社会大众,“舌上有龙泉”,请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理智,任何时候都不要成为网络暴力的助推者。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回应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工作安排,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及时出台相关部门规章,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推动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强化对当事人的保护救济,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
尽管网络暴力在当前社会如同顽瘴痼疾,一朝一夕之间似乎难以治愈,但是,在科学把握网络暴力的治理规律的基础上,社会多元主体通力协作采用多种综合举措,网络暴力现象必将得到有效治理。也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打造、保护风清气正、积极向善的网络文明。
1
《乌合之众》
本书颠覆了人们对群体的一般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即使你是一位信念坚定者,可一旦融入群体中,也会变得人云亦云;即使你是一位谦谦君子,可一旦融入群体中,也会变得不拘小节。群体思想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群体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2
《指尖与舌间:
突发事件与网络口碑传播》
突发事件中对于网络口碑的引导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内容,本书从突发事件网络口碑传播的信源、内容、媒体渠道、受众、效果、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受众的调查结果,提出在现行技术和宏观背景下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的网络文明口碑策略。
3
《心理学与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心与心交流的方式。沟通能力强的人,做事往往更加容易。然而,高明的沟通者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帮助,如何把心理学与沟通学结合起来,指导工作和生活,这正是本书要讲解的内容。本书通过精彩的案例,解析心理学在沟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心理学的实战分析,教会读者与他人和谐交流,从而使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更加顺畅。
4
《马斯洛精选集: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作为生命本体的人的心理需要,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们劳动的价值回归心理需要,作为个体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本要体验人生快乐与幸福的心理感情动机等。
【End】